6月3日消息:隨著6月的到來,各車企的月度預約節目“報銷”也開始陸續登場。 幾乎大部分新造車廠商以及一些成功轉型的傳統車企或其新能源部門,都在5月份公布了銷量。 總體來說,還是有一些歡樂,也有一些悲傷。
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比亞迪依然是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巨頭,領先地位難以撼動。 不過,新勢力之中,排名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理想仍領先其他車企一個位置,蔚來則仍在銷量下滑。
接下來,讓CNMO來分析一下剛剛過去的5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表現,以及部分車企銷售背后反映出來的問題。
比亞迪“冠軍”彰顯實力
作為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之一,近年來經歷爆發式增長的比亞迪,至今仍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無可爭議的霸主。
據比亞迪官方產銷報告顯示,5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02萬輛,去年同期為11.49萬輛,同比增長108.99%。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00.26萬輛,同比增長97.63%。
與以往不同的是,同時跑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道路上的比亞迪在5月份改變了這兩種車型的配比。
數據顯示,5月份純電動乘用車銷量11.96萬輛,去年同期銷量5.33萬輛,同比增長124.19%。 今年累計銷量48.86萬輛,同比增長92.39%。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11.95萬輛,去年同期為6.08萬輛,同比增長96.42%。 今年累計銷量50.79萬輛,同比增長102.8%。
這意味著比亞迪EV車型銷量在上個月時隔多月后再次超越DM混合動力車型。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與比亞迪新車換車時間有關。 過去幾個月,比亞迪推出了海鷗、改款海豚、漢EV冠軍版等一系列純電動新車。 ,同時價格也更加優惠,這與增強比亞迪EV車型的競爭力無異。
另一方面,屬于DM陣營的車型,包括漢DM-I、宋Pro DM-i等,最近才推出新車型,因此并沒有體現在5月份的銷量表現中。 其中,作為DM車型中的佼佼者的宋PLUS DM-i自上市以來就沒有迎來改款。 不過有消息稱,這款爆款SUV即將迎來全新冠軍版本。 相信未來幾個月,這些新推出的冠軍車型將進一步支撐比亞迪新的銷量高峰。
世界上可能不再有“韋小莉”
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知名度較高的三大新造車企業,蔚來、小鵬、理想中的“蔚小汽車”的稱號未來可能已不復存在。 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此前排名墊底的理想,在銷量上已經與另外兩家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理想汽車公布的2023年5月交付數據顯示,當月共交付新車2.83萬輛,同比增長146%,繼續刷新單月交付記錄。 除了銷售額上升之外,其收入也在上升。 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5月份是其歷史上首次月營收突破100億。 同時比亞迪汽車最新銷量,李想此前也在微博立下Flag:挑戰2023年4萬輛/月,并在10月為理想L7設定了2萬輛/月的目標。
自L9、L8、L7等多款新車型發布以來,理想銷量一直高速增長。 據理想自身介紹,4月份,理想L7、理想L8分別占據中國汽車市場中大型SUV第一、第二名,理想L9則第二次奪得大型SUV冠軍。 。
但理想有多么輝煌,蔚來和小鵬也有多么悲慘。 作為定位高端、產品價格區間在35萬至50萬元的豪華純電動品牌,蔚來的銷量可以說是不斷下滑。 5月份銷量再次下滑至6,155輛,同比下降12.3%。
一方面,注重品牌和服務的蔚來實際上主要與那些豪華燃油車公司競爭,而蔚來在這兩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 此外,換電策略不僅需要巨額資金投入,而且出于對老車主的考慮,新車長期沒有在電池充電方面進行升級,這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造成了障礙。蔚來車主。
反觀另一家公司小鵬汽車,雖然5月銷量較前幾個月有所回升,達到7506輛,環比增長6%,但作為小鵬汽車主力車型的P7 ,似乎很難恢復到之前的月銷量。 一萬歲。 小鵬表示,新款P7i上市后,環比增速提升不少,但這一數據尚未體現在總銷量上。
與理想、蔚來等只專注高端產品不同,小鵬的產品涵蓋的價位范圍更廣,涵蓋了從幾十萬到40萬的車型。 這看似擁有更廣闊的市場,但也面臨著不同價位具有競爭優勢的車企的競爭。
比如售價20萬元以內的小鵬G3、小鵬P5,需要面對比亞迪、Aion等車企的競爭,而小鵬P7在特斯拉Model 3降價后競爭力就弱很多。 旗艦機型G9由于前期的宣傳策略,銷量更加慘淡。
艾安或有隱患 零跑正在穩步提升
其他新能源車企中,廣汽旗下的艾安也表現不俗。 5月銷量4.5萬輛,在國內新能源車企中僅次于比亞迪。 在本已較高的基數下,環比9.7%、同比114%的增速并不弱。 然而,高銷量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潛在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你撥打網約車服務時,出現的概率最高的是比亞迪,而僅次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可能就是艾安了。 這也是Aion目前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即針對C端(消費者)的非經營性銷售占比依然遠高于其他品牌。
第三方咨詢機構捷藍路研究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0月,艾安銷量16.9萬輛汽車中,有4.9萬輛用于租賃,占比近30%。 這意味著網約車市場承擔了艾安的大量銷售額。 上海車展前,艾安副總經理肖勇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艾安對于B端(企業端)的理念:不要低估B端市場,也不要認為B端是企業端。端市場低,我們還是會做大B端市場,我們要做B端市場的王者。 ”
但壞消息是,國內多地網約車市場已開始飽和,長沙、三亞等地交管部門已暫停受理網約車交通證業務。 艾安去年表示,目前艾安B端運營車輛占比僅2%,C端個人購買網約車占比10%,其余88%銷售為C端非運營消費。 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數據是否準確。 但不管是不是,網約車市場已經飽和,很有可能會對艾安接下來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
本月還有一家車企表現非常出色,那就是零跑汽車。 要知道,樂跑今年1月份的月銷量僅為1139臺出頭,而5月份最新銷量已經達到了1.2萬臺左右,增長了10多倍,已經回到了“萬單位俱樂部”。
零跑銷量半年內就能起死回生,主要靠性價比。 今年3月1日,零跑帶來了零跑C11增程版和2023款C01、C11EV、T03等四款車型。 除了一系列新車之外,它的定價也非常激進。 C11增程型價格為14.98萬-18.58萬元,2023款C01價格為14.98萬-22.88萬元,2023款C11 EV價格為15.58萬-21.98萬元,2023款T03價格為5.99萬-8.99萬元。
新款C11的起售價不僅比之前的車型便宜了幾萬,而且新推出的SUV車型C11在擁有中型SUV尺寸的情況下,售價甚至比一些國產緊湊型SUV車型還要低。 。 配置方面比亞迪汽車最新銷量,入門增程版售價14.98萬元,搭載30.1kWh大電池,CLTC純電續航里程180km。 它還配備了越級配置的前雙橫臂懸架。 車型類型中性價比最高的存在。 在一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C系列車型訂單量占比超過80%。
其他廠家方面,AITO文杰銷量也在5月份開始觸底反彈,達到5600輛。 得益于此前發布的M5智能駕駛版的正式推出,后期銷量或仍將保持增長。 哪吒和極氪5月銷量也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
寫在最后
據乘聯會此前預測,今年國內汽車市場在經歷了前期的低迷后,下半年有望迎來復蘇,而各新能源車企5月份的銷量數據也或多或少出現了下滑。這一趨勢的反映。
從不到半年的新能源汽車投放數量不難看出,2023年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絕對是關鍵的一年。 你可以感覺到整個行業充滿了利潤,但也有很大的壓力。 各車企都在產能、價格、技術、交付等方面“拼命”,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不落下風。
對于新能源廠商來說,2023年很可能是非常悲慘的一年,但對于想要買車的消費者來說,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狀態或許是最好的買車時機。